误把干燥剂当药物,奶奶混入奶粉喂给4个月大的宝宝
近日,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上演惊险一幕,一名老人误将益生菌包装内的干燥剂当作药物,混入奶粉喂给四个月大的婴儿食用。好在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,婴儿最终脱离危险。
“把奶粉都已经泡完了,吃了,然后才发现她放到奶粉里面的益生菌是干燥剂,所以她赶紧把宝宝抱到了我们急诊室。”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燕蓉介绍。
由于无法立即确定干燥剂具体成分及潜在风险,为最大程度减少吸收,医护团队果断为婴儿实施了洗胃术,并同步采取保护消化道黏膜等措施,随后给予药物帮助排出残余物质。
针对此事件,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蓉燕郑重提醒,干燥剂误服风险不容忽视,尤其对婴幼儿危害极大。
常见干燥剂主要分两类。硅胶型通常无毒(主要成分二氧化硅),少量误食可能随粪便排出,但大量摄入仍需立即就医。生石灰型(氧化钙)具有极强腐蚀性,遇水(唾液、胃液)会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并生成强碱氢氧化钙,可导致口腔、食道、胃黏膜严重化学性灼伤、溃疡,甚至引发消化道穿孔、出血,危及生命!
婴幼儿因其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,对有害物质代谢和耐受能力弱,即使少量误食危害性大的干燥剂(特别是生石灰),后果也比成人严重得多。